“我被AED救過命”,每次回想起那次特殊經(jīng)歷,楊東明都會重復這句話。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用于搶救心臟驟?;颊叩谋銛y式醫(yī)療設備,一直被視為“救命神器”。2017年,楊東明在天津參加一場鐵人三項比賽,途中突然心臟驟停,被賽場工作人員用AED搶救了回來。
如今,他帶領(lǐng)自己發(fā)起的志愿團隊,到全國各地宣講急救知識、推廣AED使用,還參與馬拉松賽事?lián)钨愂卤U稀?ldquo;我是AED的受益者,所以想讓更多人了解AED,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用上AED。”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12月1日,燕山工委政法辦舉行“12·5國際志愿者日”活動,楊東明和向陽愛心互助團其他成員演示AED使用方法。攝影/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想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用上AED”
鐵人三項是將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運動結(jié)合在一起的比賽項目。楊東明記得,那次比賽中,他完成游泳項目后,騎上自行車繼續(xù)比賽,途中突然失去了意識。
“這些事情都是我后來使勁回想才能想到的,那天騎車過程中,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摔倒了。”
楊東明并沒有任何心臟方面的疾病,但因為運動過于激烈,他發(fā)生了心臟驟停,“醒來時已經(jīng)在醫(yī)院了。”
后經(jīng)他人轉(zhuǎn)述,楊東明了解到,自己倒下后,賽場急救人員判斷出現(xiàn)心臟驟停的情況,立刻使用AED對他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救回了命來”。隨后,救護車趕到,楊東明被拉到了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救治。
“我沒辦法去形容當時的感覺,只能說,我是AED的受益者,我被AED救過命,想讓更多人了解AED,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用上AED。”
![]()
2019年長城馬拉松比賽,向陽愛心互助團派出30名定點急救員和17名急救跑者參與賽事保障。受訪者供圖
到全國各地推廣急救知識 還參與馬拉松賽事保障
其實,早在2015年,楊東明就和AED結(jié)了緣。
作為一名體育愛好者,楊東明經(jīng)常參與馬拉松、鐵人三項等比賽。他注意到,比賽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選手暈倒、心臟驟停等情況。于是,2015年,楊東明和同樣喜歡運動的幾個朋友組建了一個專門從事急救服務的志愿團隊——向陽愛心互助團。
楊東明和成員們開始學習急救知識,從紅十字救護員證,到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急救證,再到如今具備講授資質(zhì)的AHA急救導師……向陽愛心互助團的志愿者一步一步“精進”自身的急救水平和專業(yè)度。
有了被AED救命的經(jīng)歷,楊東明更加體會到這種裝置的重要性。他和向陽愛心互助團開始利用大量業(yè)余時間,到各地學校、社區(qū)、政府部門以及企業(yè)宣講急救知識、普及AED的使用方法。在志愿團隊屬地向陽街道及燕山地區(qū)“老工友”平安志愿者隊的支持下,向陽愛心互助團慢慢“做起來了”。
截至目前,向陽愛心互助團有急救員180余人,其中30余人是具備講授資質(zhì)的急救導師。
“到學校和社區(qū)宣講,是我們志愿團純公益的行動,同時也會‘因材施教’,針對社區(qū)、大學和高中,會教授標準的急救員課程,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心肺復蘇課程,包扎、止血等創(chuàng)傷救護課程以及AED的使用方法等。”楊東明說。
針對初中生,志愿團會教授同學間的互助方法,比如打籃球扭傷之后怎么辦、怎么呼救;針對小學或者幼兒園學生,會教授家里有人病倒了怎么去報警、怎么去尋求幫助,自己流鼻血了該怎么辦。
除了宣講,楊東明和向陽愛心互助團還會擔任馬拉松賽事的賽事保障,“北京馬拉松、北京長跑節(jié)、懷柔的自行車賽都由我們參與賽事保障,今年截至目前已經(jīng)保障了20余場。每次我們都會攜帶約16臺AED,配備急救箱,同時攜帶對講機,方便發(fā)生緊急情況時隊員們互相交流。”
這幾年參與賽事活動保障,楊東明和團隊用AED搶救過6個人,讓他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的昆明馬拉松。“因為我們指揮判斷上的一點小偏差,一個21歲的健身教練丟了性命。雖說急救不是萬能的,不是上了急救就能活過來,但沒有把他救活,覺得特別難受與遺憾。”
![]()
今年11月,楊東明和向陽愛心互助團來到房山二小,為一年級學生講授急救知識。受訪者供圖
有學員向家長轉(zhuǎn)述知識 有企業(yè)送來10臺AED
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急救知識的宣講和AED的普及有了成效。
今年11月,楊東明和向陽愛心互助團來到一個小學宣講急救知識,班上一共32個學生,上完課的那個晚上,有24位家長反饋,孩子們回家后向他們傳達了課上教授的知識。家長提供的視頻顯示,好幾個孩子向父母講解遇到嗓子卡住東西時的呼救和施救方式。“講急救知識,能得到家長的反饋,覺得特別的幸福。”楊東明說。
經(jīng)過多年的宣講培訓,一些單位和部門認為向陽愛心互助團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就開始提供贊助。“有一個本地企業(yè)出錢給我們買了10臺AED,想力所能及地幫點忙。”
全社會對于AED的認知程度也在逐步提升。
近幾年的全國兩會及地方兩會上,加大AED在公共場所的普及力度多次成為代表委員關(guān)注的熱點話題。“提高公共場所AED配置數(shù)量”“普及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建議立法”等也成為高頻熱詞。
今年年初,深圳地鐵宣布,所轄范圍內(nèi)車站共配備AED設備557臺,站廳層、站臺層實現(xiàn)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地鐵已有使用AED成功挽救生命的先例,截至今年1月,累計救人6起。
今年10月27日,北京開始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AED工作,計劃年底完成7條線路104座車站AED配置工作;2022年年底,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xiàn)AED設備全覆蓋。
“作為一名普通志愿者,這幾年看到急救知識得到更多普及、AED得到更多推廣,真是發(fā)自心底感到開心,以后一定會越來越好的。”楊東明說。
|